中国音乐好在哪儿

2021-01-05


“中国音乐”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音乐“母语”,它就像一条悠长而宽广的河流,蕴藏着无数的奥妙,展现着无穷的奇景。经典艺术讲堂“中国音乐好在哪儿”系列,靳学东教授将和您一起溯源探流,沿河眺望,娓娓讲述中国音乐的渊源掌故、形貌特征、名家风范和美学意蕴,让您充分领略中国音乐的多姿与壮阔。

靳学东教授做客“经典艺术讲堂”


大家好!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“自家”的音乐。首先我想说明一下,今天所说的中国音乐,实际上是个相对狭义的概念,特指那些扎根于中华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、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、具有其固有的音乐形态特征的音乐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音乐。当下,喜欢音乐的朋友很多,但其中着迷中国传统音乐的人却似乎很有限。本来,音乐有那么多品种,西方的经典音乐;中东、拉美的异域风情;各具特色的流行音乐等等,听众各有所爱,本不足为奇。况且通过比对探究就会发现,古今中外众多的音乐佳作,其实潜藏和遵循着许多共同的规律,我想,这也正是音乐能够穿越时空,感动不同时代、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听众的重要基础。不过,音乐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,不同民族、国家和个人,往往要通过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来体现那些音乐语言的共性,表达内心的情感,引发他人的共鸣。因此,作为华夏子孙,熟悉自己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表述方式,体味其中的独特与高妙,就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。那么,我们今天就试着从音乐入手,说说咱们中国传统音乐的“好”吧。我的话题将从“博大精深”“韵味独特”和“意境高远”三个角度展开,尽管中国音乐远不止这“三好”,而且其他民族的音乐也未必一定不具备这些“好”。 好在博大精深先说“博大精深”。中国音乐有着惊人的体量、深厚的积淀和悠远的传承。从种类上说,人们常把它分为宫廷音乐、文人音乐、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大部分。历代的宫廷音乐大致包括典制性和娱乐性两类音乐,除了文字记述,今天我们还能在敦煌壁画、编钟等出土文物中感受宫廷音乐的威仪和恢弘。

敦煌壁画中的宫廷乐舞


最能代表文人音乐成就的当属古琴音乐,即用古琴来演奏的音乐。“琴乐”主要体现在琴歌、琴曲、琴论、琴谱几个方面,历来是文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琴、棋、书、画之“文人四艺”中,稳居首位。

管平湖先生在演奏古琴


尽管汉族文化具有非宗教性的特点,但不能低估宗教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特殊地位,比如佛、道音乐,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琵琶、《婆罗门》等乐器和乐曲,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,也由于其“衣钵相传”“照本宣科”的神圣性和保守性,反倒成了保存中国古代音乐的“冰箱”。民间音乐是以上三类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,是传统音乐中最精华、最重要的部分,它是千百年来普通百姓集体打磨创造、口耳相传的产物。人们习惯上将民间音乐分为民歌、戏曲、说唱、歌舞、器乐五大类。这其中的每一类又可以继续细分下去,比如说唱音乐,可以分成鼓词、弹词、渔鼓、牌子曲、琴书、杂曲、走唱等类别;鼓词再可以细化出京韵大鼓、梅花大鼓、西河大鼓、乐亭大鼓、山东大鼓、安徽大鼓等等。

骆玉笙先生在演唱京韵大鼓


传统音乐不仅种类繁盛,而且数量惊人。就说刚才提到的古琴音乐,目前存留的琴曲谱集共计150余种,记录琴曲2800多首,除去各种重复因素,仍有650余首存世。在这些曲谱中,被琴家打谱演奏过的,不过才100多首。当年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》的采录工作,共搜集民歌、准民歌40余万首。其中搜集量最高的四川省,数量竟超过了4万首。有专家预估,若以每个省区分卷编入1000首计算,可以刊出三万多首;若以每省区1500首计算,最终可以刊出四万五千多首,这个数字应该说很庞大了!不过大家算一算,即使刊出5万首,也不过是我国民歌总量中的很小一部分啊。相对于祖先留下的海量民歌宝藏,不要说普通民众,就是从事音乐工作的专家和才子们,又能掌握了解多少呢?

青海“花儿王”朱仲禄在演唱


我们知道,传统音乐可不仅只有民歌,还有说唱、戏曲、器乐等其他部分呢。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普查统计中,全国搜集到的说唱曲种341个,戏曲剧种317个,民间器乐曲更是不计其数。京剧厉害吧?据说京剧就有上千部戏,但它也仅仅是中国戏曲剧种的317分之一!如果我们从每一个剧种中选出一部代表性的优秀作品,可就是三百多部“歌剧”呢。正由于传统音乐的浩如烟海和包罗万象,1979年7月开始启动的全国民族音乐“集成”工作,就包括了民歌、曲艺(说唱)、戏曲、器乐四大部分。30多个省市自治区,每个省区4卷,这就是120多卷。据音乐学家乔建中先生估算,如每卷的文字在200-250万字之间,则“集成”的总容量应为2.4-3亿字之间。不难想象,这将是怎样卷帙浩繁的宏大工程,又印证、彰显着中国传统音乐怎样的浩瀚博大啊。

本期主讲人简历

靳学东


靳学东,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、副院长。多年来从事中国音乐史、演奏艺术理论和天津城市音乐的教学研究工作。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、天津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、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讲学团专家等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出版《中国音乐导览》《中国乐妓史》(合著)《津沽乐缘寻踪》等多部专著,文章百余篇。担任“文华奖”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、中央电视台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等多项音乐赛事评委。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、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、国家级教学名师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诸多评审专家。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香港凤凰卫视、天津电视台、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等媒体主持各种民族音乐及西洋音乐讲座或访谈;在全国数十所高校或其他相关单位举办专题音乐艺术讲学、讲座。荣获首届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音乐专题类一等奖、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。

来源:新华号  作者:靳学东

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/策划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